时间:2019-07-02 | 栏目:文化播报 | 点击:次
5月31日,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颁奖晚会在上海举行。我市男声合唱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(音乐类),全国共5件音乐作品获此殊荣,是全省唯一获奖的音乐类作品,充分展示了我市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形象、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,为全市文艺创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颁奖晚会从获得本届群星奖音乐类、舞蹈类、戏剧类、曲艺类的20部作品中,挑选10个节目参加颁奖晚会演出,我市音乐作品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受邀演出。
“群星奖”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,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、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设立的国家文化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,每三年一届。自2004年开始,群星奖评奖纳入中国艺术节中,为广大基层群众展示艺术才华、实现艺术理想搭建了广阔平台,调动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的积极性,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发展。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,我市歌曲《亲亲的老百姓》荣获群星奖。今年,男声合唱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(音乐类)。歌曲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以船工号子为音乐元素,将非遗与流行音乐元素相衔接,既具有地域特色,又具有强烈时代感,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,是一首新时代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战歌、颂歌,自创作初至“群星奖”决赛,得到了各级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,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广泛赞誉和好评。
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,市委宣传部、市文化和旅游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加大经费保障力度,着力培养引进文艺人才,推动精品群众文艺创作。全市文艺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,积极进取,潜心创作,有利催生了一批既有“奖杯”又有“口碑”的精品力作。为积极备战第十八届群星奖,全市高度重视,精心组织实施,确保参赛节目质量。
一是高点定位,邀请专家精心打磨提升。自2018年11月,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参加第十八届群星奖,我市始终坚持高点定位,牢固树立精品意识,着力提升文艺创作水平。2018年11月14日,我市举办“群星奖”音乐作品解析大讲堂,此次培训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、市文化馆承办,特邀国家一级作曲家为学员进行音乐作品解析专题讲座和课堂示范。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我市先后邀请全国著名音乐家来德召开群星奖作品研讨会3次、修改词曲6次,全力以赴打磨提升合唱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,积极备战“群星奖”决赛。
二是经费保障,不断激发创作热情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,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强顶层设计,将群众文艺创作与专业艺术创作同等重视、同步部署。自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投入创作以来,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力支持,积极提供经费保障及业务指导,先后拨款60余万元用于作品创作及加工;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提供保障资金150余万元,从作品评估到设备更新,再到作品提升及排练演出,全力保障、大力支持,确保“群星奖”取得较好参赛成绩。
三是精心排练,全力备战群星奖。第十八届群星奖奖项由往年的单项50件缩减到5件,参赛压力大、挑战大。历时半年时间,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团队坚定信心,从创作深加工到表演细节排练,倾注了各级领导和全体演员的大量心血。特别是为全力冲击“群星奖”,全体演员以饱满的热情,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封闭打磨提升,不断走台、排练,邀请专家反复打磨提升表演细节,力求精益求精,充分展示全市文艺创作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。
四是文化惠民,提升群众获得感。近三年,全市采取培训+活动+比赛的形式,每年投入50万元,举办音乐创作、曲艺创作、广场舞创编、合唱指挥等专项培训,力求多出精品力作,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满意度。《中国船号震天地》先后在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晚会、市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、市扫黑除恶大型文艺晚会、“地域音乐文化”《德州民歌》专场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活动中演出70余场,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,实现了群众演、演群众、演给群众看。
五是再接再厉,力求再谱新篇。全市将在认真总结第十八届群星奖艺术创作经验的基础上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坚持思想精深、艺术精湛、制作精良相统一,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、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,推动创作一批讴歌党、讴歌祖国、讴歌人民、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。坚持全市一盘棋,以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加强市县联动,促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,加快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