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非遗中心 > 非遗动态 >

民国平原八景之—— “古城霭影”

时间:2019-04-29 | 栏目:非遗动态 | 点击:

古城霭影:在张官店东北,为汉魏间郡城故址,距城二十五里。
诗云:古郡徒留麦黍痕,蜃楼海市涌朝暾。
停车一访当年事,父老犹传拱岱门。
民国《续修平原县志·建置·古迹》:县西南三十里,张官店之东北,阔野数里,系古郡城所在。数十年前轮廓尚有存者。现每值大气晴明,朝暾未上之际,雉堞辄显,历历入目,数里处均见之,亦一奇也。
解读:古城,即平原县最早的县城所在地,位于今王庙镇张官店东南。平原县县名之说,因平原县地处平原,地势平坦,故名。西周时为齐地。公元前11世纪,周成王讨蒲姑之乱后,以益姜太公封地,遂为齐西境之下邑,城址在张官店村东南。秦王赢政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,以平原邑为县城置平原县。西汉高祖六年(公元前201年),置平原郡,郡治所在平原县城,辖19县。又据《山东省历史地图集·政区》记载:西汉之后,东汉置平原郡,辖9县。三国时,置平原郡,辖9县。西晋置平原郡,辖9县。东晋仍置平原郡。南北朝撤平原郡,置阳平郡,平原县才属阳平郡管辖。北齐天保二年(公元551年),平原县城由张官店东南迁来今治。综上所述,张官店东南之平原县城,作为几个朝代所置的郡治所在地,时间长达600多年。而且,期间,自东汉殇帝于延平元年(公元106年)封和帝之子刘胜为平原怀王,至西晋泰始(公元265—274年)初,武帝司马炎封司马懿三子司马干为平原王,先后共有6位王被封平原。
平原县古县城,既作为县治,又作为郡治所在地,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政治经济比较集中的地方,特别是设郡之后,更成为山东西部、河北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。以至明朝万历十八年(公元1590年),平原县知事刘思诚在为本县志所写的“后序”中说:“平原为郡,在昔一大都会,与青州河朔悬衡等胜。”青州,古“九州”之一,曾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
平原县之古城墙(张官店东),由黄粘土夯打而成。城门为拱岱之门。至二十世纪八、九十年代,尚有残垣、破陶、瓦碎片。

相关文章